Q2財報總覽與關鍵數據
你是否已經看過特斯拉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財報?營收225億美元、年減約12%,淨利12億美元、年減16%。這些數字乍看之下顯示成長放緩,但也並非全面走弱。
在Q2中,特斯拉交付38.4萬輛車,低於市場預期的39.8萬輛,年減13.5%。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9%降至17.2%。這些關鍵指標組合,構成了本季的財報輪廓。
透過這些數據,我們先建立基礎認知:收入、交付量與毛利率是觀察電動車廠商體質的三大核心指標。
補助取消影響:銷售與現金流風險
美國聯邦電動車補助每輛車7,500美元,原本是推升需求的主要動能。9月底補助取消後,短期需求可能會提前集中,但中長期銷量則面臨缺口。
財務長提到,第三季美國庫存或將供不應求,但Q4後若無新補助或更低價新品,銷售就有跌深風險。
現金流方面,需要留意的是庫存天數與應收帳款變化。若補助取消導致庫存回升,廠商將被迫以折扣回笼資金,進一步壓縮毛利與現金儲備。
交付量下滑背後的結構性挑戰
交付量年減13.5%,不只是補助因素。其中還有供應鏈瓶頸與生產排程調整。你可想像工廠就像生產線上的火車,如果關鍵零件不到位,整列車就必須減速。
此外,海外市場所受的滲透率與價格競爭,均牽動交付表現。歐洲和中國市場的新競爭者,對特斯拉的銷量增長造成壓力。
平均售價與利潤率的拉鋸戰
平均售價已降至43,374美元,反映平價化策略,但也拖低了毛利率。從2020年的24%降至目前的17.2%,你要認識這是「以量換價」的常見手法。
平價車型雖能擴大市占,但若過度犧牲單台利潤,就可能削弱長期研發與資本支出能力。如何在市占與利潤間維持平衡,是特斯拉必須解的難題。
機會:Robotaxi 與 Optimus
長期觀點則聚焦在Robotaxi(自駕計程車)與Optimus(人形機器人)兩大新領域。馬斯克預計2026年下半年後經濟模型更吸引人,特別是Robotaxi覆蓋半美國人口的願景。
目前德州付費服務測試已啟動,未來拓展至舊金山與內華達州;Optimus則鎖定五年內月產10萬台產能。這兩項布局若能落地,將翻轉電動車疲弱的成長趨勢。
技術分析新手須知:看懂K線與趨勢線
若你是投資新手,想利用技術分析輔助決策,先掌握K線型態與趨勢線。K線反映多空力道,趨勢線則可幫助判斷支撐與壓力位置。
舉例來說,若特斯拉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,通常代表多頭趨勢;跌破則要留意賣壓。但請記住,技術指標僅為輔助,不可盲目追隨。
常見操作錯誤提醒:追高與忽視風控
- 追高入場:如7月初股價衝高時全倉買入,股價跌破支撐後未設停損,結果損失逾20%。
- 忽略停損:持續抱單不設止損,面對市場反轉時被迫以更低價格出場,造成資金枯竭。
這兩種錯誤都源自缺乏風險控制。務必預先設定停損點,並嚴格執行。
保守策略:分批建倉與止損設置
「保守也能活得久」是我們的核心理念。建議採取分批建倉方式,不要一次性投入全部資金,將買入成本攤平。
同時,對每一筆倉位設置固定比例停損(例如5%~8%),當股價達到停損點,就果斷執行,避免情緒化操作。
未來展望與實戰建議
特斯拉正處於平價化與新業務佈局的十字路口。若你看好Robotaxi與Optimus的長期成長,可在市場波動中逐步布局;若偏好保守,也可從大型ETF或新能源基金分散風險。
最後,記得結合基本面與技術面,並以風險管理為先,才能在波動中站穩腳步。若有更多NFT藝術投資或創作經濟的疑問,也歡迎回到我們平台交流討論。
立即加入OKX,開啟多元投資與交易體驗:https://www.okx.com/join?channelId=16662481